(资料图)
【记者手记】
青岛,名副其实的海洋之城。这里不仅海域面积广阔,还拥有近30个国内一流海洋科研教学机构,占全国1/3以上。建设“蓝色粮仓”,青岛的优势得天独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自然禀赋之外,青岛在渔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元化产业体系。顶层设计包括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比如,密集出台《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等,为现代渔业发展定方向、谋思路。同时,通过评定奖补资金和推出“琴岛·种子贷”等金融产品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是强化研产协作。“若不是企业和研究所协作,‘参优1号’的培育过程不可能这么顺利这么快。”青岛瑞滋集团总经理范瑞用表示。水产种业的研发、引进、推广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必须有政府搭建好平台,然后建立“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对接,这种模式可加快水产种苗的研发速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再次是通过探索与创新,突破深远海养殖。“‘国信1号’作为第一艘养殖工船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的意义是我们拥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后续建造的养殖工船肯定会不断优化,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节能。”采访中,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工程师孟广玮表达了这样一个信念。随着“国信1号”“深蓝一号”等大型深远海养殖设备的相继试水成功,青岛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在深远海养殖等领域逐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最后是丰富海洋牧场业态。青岛有21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约占全国总量的1/8。有人说,陆上有多少飞禽走兽,水中就有多少鱼虾蟹贝。海洋牧场建设好了,海上休闲、观光等产业都会随之兴起。因此,青岛近些年来一直大力推动海洋牧场三产融合发展。数字显示,仅海钓一项,青岛海洋牧场企业年接待游客就超过10万人次。
(本报记者 刘艳杰)(刘艳杰)
标签: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