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开工 将建设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强的深空探测雷达

2023-02-14 17:46:03 来源:环球网


(资料图片)

2月14日,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开工活动在重庆市云阳县举行。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龙腾,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沙飞,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学部原常务副主任张兆田,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张安疆,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凌凡,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云阳县委书记覃昌德、县长李茂涛,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以及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招商投资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出席活动。

“中国复眼”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建设,计划在重庆建设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通过高分辨率观测小行星、航天器、月球、类地行星以及木星伽利略卫星等深空域目标,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并为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对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航天强国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开工建设的“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作为“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将落地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中洲岛,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将建设25部30米孔径雷达,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强的深空探测雷达,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建成。

龙腾在开工仪式致辞中表示,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复眼”项目将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也是北京理工大学与重庆市深度合作的里程碑。该项目将打造重庆雷达天文城市新名片,全面推动重庆市及云阳县大数据、电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等高端产业发展,带动科普与区域旅游快速发展,为促进重庆市及云阳县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项目共分三期开展建设,第一期“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明月山,由4部16米孔径雷达组成,已于2022年12月完成建设,在开机运行之际就成功拍摄了我国首幅月球环形山地基三维雷达图像。在完成二期项目建设后,“中国复眼”三期工程,计划将雷达单元数量扩展至百部规模。伴随着“中国复眼”建设的不断推进,将极大扩展人类雷达深空探测的边界。

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消息,目前,“中国复眼”项目已纳入重庆市“十四五”重大项目。

自2018年,重庆市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围绕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组建了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围绕微纳制造等领域组建了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理工大学在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发挥好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推动形成新的合作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创新链,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

标签: 北京理工大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